结合城市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推进各地加强VOCs排放清单编制,配套建立完善VOCs排放清单编制与动态更新机制。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提供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总体来看,各类污染物中,PM10在各区污染物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各类排放物最主要的来源则是工业源。
目前,团队已初步完成1km1km分辨率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正撰写济南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报告,后续将成果提交济南市政府和环境保护部。清华大学已按照攻关项目总体要求,组建了项目实施团队,初步制定了工作方案。那么总理基金项目将为济南带来哪些治霾红利呢?【红利一】济南治霾水平迈向精细化污染物是哪里排放的,排放了多少,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有哪些,这些都要搞清楚。要看看大气当中的颗粒物来自哪些部门地区,到了空中是怎么表现的,郝吉明院士表示。同时建立起济南市业务化排放清单方法和技术规范,编制区县级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物动态排放清单,并实现2016年到2018年逐年更新。
同时,清华大学已按照攻关项目总体要求,组建了项目实施团队,初步定制了工作方案,济南一市一策的制定进程表出炉。目前团队已初步完成1km1km分辨率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正在撰写济南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报告,后续将成果提交济南市政府和环境保护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
由于具有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经济下行支撑和提高百姓城市生活品质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环保类PPP作为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抓手,对海绵城市项目的催化作用日益突出。所谓海绵,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得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在内,在以节水方式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获得了资金支持和实际的帮助,目的是到2030年把中国80%的城市地区都变成海绵。
目前,试点城市一方面在探索节省造价的工程手段,另一方面寄希望于PPP。作为绿色中国的重要载体以及十三五规划期间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目标,海绵城市在未来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与此同时,树木和其他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并通过蒸发将之释放。按照首批试点城市未来三年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其中需要采用PPP模式的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包括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绿色建材、管网建设与运营、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污水污泥处理等多个行业。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早在2015年、2016年,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随着福州、珠海、大连等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政策开始进入执行层面另一方面,联合国官员却对中国大加赞赏,称中国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令人印象深刻,可称榜样。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的绿色行动力,正让中国展现大国担当的声音又一次扑面而来。
这些年,中国对重点企业主要排污行为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的重点污染源监控体系建成。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启动后,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问责万余人。
五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无论是在核电、风能还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都居全球第一。他指出,中德两国走在全球变革前列,在通信、能源和交通领域创新融合发展做得最好,而美国已经在这场巨变中落后。
这些年,在加强本国气候治理的同时,中国也在切实考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气候治理领域提供公共产品。2015年9月,中方向世界承诺,将争取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这一进展,很快被研究者列为观察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新参考指标。建设绿水青山,中国的绿色雄心给世界带来了希望近两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给全球绿色发展进程带来干扰。著名未来学家里夫金认为,中国这些年奋起直追的速度非常惊人,甚至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全球的引领者。联合国评价,这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情。
在各方努力下,《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如果美国在替代能源市场落后,中国就会轻松地占据其位置。
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五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环境治理。2015年年底,中国又宣布开始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2015年11月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重申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强调中国落实承诺的理念和具体行动。特别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更令不少人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心生困惑、失去信心。
中国已将绿色发展落实到行动,美国在这场巨变中落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几年来,一场场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2015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来自美国的著名未来学家里夫金更是感慨万分,中国不是流于口头宣传,而是真的落实到行动。
澳大利亚学者蒂姆巴克利则认为:中国想主导未来的产业,而美国和澳大利亚想主导过去的产业。《麦克林周刊》报道,中国目前是绿色能源的投资大国。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厂煤耗达世界先进水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1.9亿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2016年,中国的万元GDP能耗已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0.68吨标准煤。在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扩张比西方国家要更快、更容易。
两位澳大利亚能源专家还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中国将在未来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性能源革命的典范。这一表扬不仅是对中国环境和气候治理成效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大国担当的赞赏。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埃里克索尔海姆特意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写信赞扬:特别要感谢来自中国、欧盟和印度的大力支持。中国的绿色抱负将使其成为新能源产业世界领袖。
其他国家应效仿中国,强化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的发电市场,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这一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没有增加,有国际舆论认为主要是中国作出了贡献,因为中国的二氧化碳增长缓慢,煤炭消费大大减少。
2013年11月,中国发布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面对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机遇,中国在低碳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步伐。
巴黎大会后,中国率先签署协议,并在G20杭州峰会上首次就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覆盖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运行。